课程目的:
上世纪90年代,Motorola号称推动 6sigma替公司创造了10亿美元的效益,但不要忘记,其背后推动了2000多个的改善项目,这些改善项目的名称就是“QCC”。8D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8D问题求解法(8D Problem Solving)是美国福特公司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一种方法,曾在供应商中广泛推行,现已成为国际汽车行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家)广泛采用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最好的、有效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培训,巩固学员对质量问题解决工具、PDCA思维法、基础QC工具等的应用技巧,提升人员质量意识,促进凝聚力,为企业内外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为企业推展全面质量管理培养人才。相关工程师和班组长们通过学习,将能够运用8D工作方法去识别改善需求和实施改善,为企业生产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提供积极和长期的帮助。
	
| 
						 主题/目标  | 
					
						 讲 师  | 
					
						 学 员  | 
				
| 
						 课程导入  | 
					
						 自我介绍/公司状况  | 
					
						 自我介绍/思考/分组  | 
				
| 
						 质量观念分解描述  | 
				||
| 
						 培训重点及要求  | 
				||
| 
						 问题提出与团队组建  | 
				||
| 
						 
							第一节  | 
					
						 问题的定义  | 
					
						 思考,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 
						 问题的分类  | 
				||
| 
						 问题的思考程序  | 
				||
| 
						 问题的来源和结果  | 
				||
| 
						 团队的定义和案例演练  | 
				||
| 
						 
							第二节  | 
					
						 问题的发掘  | 
					
						 思考,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 
						 问题发掘的手法  | 
				||
| 
						 问题评估及其手法  | 
				||
| 
						 改善重点的思考  | 
				||
| 
						 FMEA分析  | 
				||
| 
						 问题描述  | 
				||
| 
						 
							第三节  | 
					
						 紧急处置法  | 
					
						 讨论,思考,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 
						 改善目标设定  | 
				||
| 
						 
							第四节  | 
					
						 数据收集  | 
					
						 思考,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 
						 收集使用的质量手法介绍  | 
				||
| 
						 查检表  | 
				||
| 
						 柏拉图  | 
				||
| 
						 案例讨论  | 
				||
| 
						 
							第五节  | 
					
						 阶段目的  | 
					
						 思考,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 
						 如何查找和验证可能原因  | 
				||
| 
						 方法介绍  | 
				||
| 
						 暂时对策的拟定  | 
				||
| 
						 
							第六节  | 
					
						 阶段目的  | 
					
						 练习,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 
						 真因甄别的方法介绍  | 
				||
| 
						 鱼骨图  | 
				||
| 
						 系统图  | 
				||
| 
						 永久对策的拟定  | 
				||
| 
						 对策的评估  | 
				||
| 
						 行动计划的拟定  | 
				||
| 
						 
							第七节  | 
					
						 执行确认  | 
					
						 提问,讨论与回答老师问题  | 
				
| 
						 效果确认  | 
				||
| 
						 推移图  | 
				||
| 
						 对策执行追踪  | 
				||
| 
						 
							第八节  | 
					
						 防呆  | 
					
						 提问,讨论与回答老师问题  | 
				
| 
						 标准化  | 
				||
| 
						 
							第九节  | 
					
						 水平展开  | 
					
						 讨论,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 
						 结案原则  | 
				||
| 
						 案例分享  | 
				||
| 
						 课程小结  | 
					
						 回答学员问题及疑点澄清  | 
					
						 提问与回答老师问题  | 
				
讲师介绍:胡老师
自2001年始从事质量相关工作,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背景,MBA,质量经理。
从产线质量工程师做起,务实严谨。长期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维护、客户质量投诉和审核处理以及生产线质量的管控和改进工作,对电子、电气、医疗设备、 医疗和实验流体组件以及环保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工厂生产和管理流程,供应商质量管理,生产一线的质量控制工作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深入的理解。台达绿带,通用 电气黑带学员,熟悉如何应用质量工具解决生产问题,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一线运营和管理系统非常了解,善于诊断制程问题,发起自我审核和应对客户审核。另有 辅导新工厂建立ISO9001质量体系并通过第三方审核的经历,对制造业公司RoHS体系(QC080000)的建立和管理有实践经验。
工作经历:
台达(Delta Electronics)、捷普科技(Jabil Circuit)和通用电气(GE)等公司任质量工程师、课长和质量经理等职务。
培训经历:
2004年接受由台湾亚硕国际管理顾问公司主导的年度课程,包括讲师技巧、QC七大手法、8D、SPC、FMEA、DOE、田口和6sigma绿带等,获得台达内训讲师认证资格并从事相关课程的培训工作;后参与QC080000体系培训并开发公司管理程序及方法。
主要擅长课程:
Ø 新旧QC七大手法(QC 7 tools – old/new)
Ø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8D)
Ø 统计过程控制(SPC)
Ø 全面质量管理(TQM)
Ø 客户投诉处理及应对技巧(CQE)
Ø 失效模式及要因分析(FMEA)
课程特色:
老师制造业生产现场经验丰富,与基层接触的时间较长,对产品线布局和站位风险评估方法熟悉,善于举例,表达幽默,与来自工厂的学员容易产生良好互动,通过案例分析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练习,深入浅出,易于学员接受、理解和运用,应用性强。
授课形式:
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演练、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游戏感悟、头脑风暴、强调学员参与。